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科)

睦霖题库>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

试述《水浒传》的女性观。

正确答案: 《水浒传》所写人物有七八百,其中女性不到九十人,从数量比例来看是较小的;然而作品却通过对这些女性的描写,反映了特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作品思想内容,映衬了女性形象的思想性格,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但该书有关女性的描写及从中表现出来的妇女观,却显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意识。    
封建理学认为妇女改嫁就是失节、失贞。然而,《水浒传》关于改嫁问题却是比较开明的,并不赞成那种残酷地摧残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守节行为。这从“一丈青”扈三娘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如果从封建礼教的观点来看,一丈青简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梁山好汉杀了她的父亲和哥哥,而她却认宋江的父亲为义父,这已经是不孝了;而后在宋江的撮合下同王英结合,她应该“不从”才能表现她的节烈,因为她父母已经把她许配给了祝家;祝彪死了,她就应该为之守节,这才是“天理”所容许的,否则便要背上“不贞”的罪名。但是,《水浒传》却完全不是这么认为的,宋江成全一丈青的婚事,不是违背封建理学的罪人,而是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功臣。对这一对英雄夫妻的结合,作者是热情歌颂和赞美的,这种重视人的天性,同情和容许妇女改嫁的观点,较之“灭人欲”的封建理学是一大进步,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所产生的新的思想意识。
可以看出《水浒传》不仅反对这种片面的贞操观,而且对于男女之间的结合也有自己崭新的看法,流露出妇女婚姻自由的观点。   
另外,《水浒传》在叙述英雄好汉的壮举之间,也常穿插一些夫妻、家庭、爱情生活的描写,不仅使作品张弛有致,增加了艺术性和可读性,也表现出了作者较之当时先进的妇女观。    作家对妇女的尊重还体现在对妓女的描写上。如写李师师才色过人、热情大方,理解、同情梁山好汉,甘愿冒险接受“招安”信息的传递任务等都显示了她的喜人之处,而灯红酒绿的生活及对燕青的“嘲惹”、对大包金银的收受也都在表明她的身份。这种客观描写,本身就说明了作者与封建理学相冲突的妇女观。
女英雄是《水浒传》妇女描写的重点及妇女思想的重要载体。《水浒传》难能可贵的将扈三娘等三位女性列入着力表现与赞美的一百零八将之中,让她们与男子一道“替天行道”,平起平坐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又从叛逆与进步的一面凸显了作家的妇女思想。     
应该看到,一部伟大的作品在超越时代的同时,也必然受到时代思想意识的束缚。《水浒传》在具有先进妇女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根深蒂固的儒家妇女观的影响。作者在写出封建礼教戕杀人性的同时,却也体现了对女性的贱视、不理解和视女人为祸水的思想。这一点可从作者对几名所谓“淫妇”被杀的原因的看法上略见一斑。
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城市妇女。在《水浒传》中她们被描写为不遵守妇道、寡廉鲜耻的淫妇,她们的被杀是替天行道、维护道德的必然结果。
只要冷静地去阅读作品,就会发现这些“淫妇”大都是因为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实现,才会背离不遂人意的婚姻去偷汉的。应该说,这种罪过在于“窒息一切独立感情”的社会,而不是这些妇女。作者将她们的死归于违背贞节操守无疑仍是受到封建礼教影响所造成的。这也就体现出了作者矛盾的妇女观。
造成《水浒传》妇女观矛盾复杂情况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一下几点:
第一,宋元社会经济、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
宋代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兴盛。这些必然直接、间接地影响到这部主要反映市民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中如宋江与阎婆惜、史进与李瑞兰等实际上都是纯粹的金钱交易,即使是与妓女之佼佼者的李师师合作,也免不了先送上一盘金银。
第二,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和知识分子地位变化的影响。
宋代文人生活宽松,私人书院大兴,儒释道的并重,又使得政治思想较为活跃。北宋妇女改嫁、离婚在社会舆论上也没有太多的非议。元代对宗教兼收并蓄,进一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传统束缚。另外,元代文人常与女演员共同创作同台演出杂剧;而且元代剧团带家族性质的不少,也使妇女有演出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这一切对文人的妇女观也不能不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前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唐代以前的叙事性作品,主人公多为才子佳人,下层妇女并不多见,唐传奇中妓女开始占一定的比例。自宋代起,话本小说中市民女性不仅较多的涌现,而且表现出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思想性格。元杂剧中更多的下层妇女登上了舞台。《鲁斋郎》之于林冲夫妇一段、赞扬妓女智慧尊重妓女人格的作品之于李师师的描写等,都可以从中看出某种启发影响。
第四,作者自身思想发展变化的结果。
作家的思想不是简单划一、而是充满矛盾的。这些矛盾必然会反映到他的作品中来。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会使作者受其影响启发自己的思维,表现出一些进步的、开明的、反传统的观点,如《水浒传》中对妇女婚姻自由的同情等;但作者本身也必会受到时代思想的束缚,或多或少的还存有落后的思想,如书中对女子贞节观的维护等。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