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级经济师

睦霖题库>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师

企业工资制度的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岗位工资制:以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岗位为基础确定工资制度和工资等级,最大的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它代表了工资制度发展的主流。具体内容有:1、根据岗位支付工资;2、以岗位分析为基础;3、客观性较强。主要类型有:1、岗位等级工资制;2、岗位薪点工资制(优点:1、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工作业绩相联系,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2、工资用薪点表示,工资更容易分配到关键岗位,充分发挥了工资的激励机制;3、薪资的浮动值按照部门的效益和业绩来确定,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
(2)技能工资制: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它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提供工资。它并不适合所有企业,要求企业有一种比较开放的、有利于员工参与的企业文化。还要求具备3个条件:1、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2、制定实施与技能工资制度配套的技能评估体系;3、将工资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它的种类有:1、技术工资;2、能力工资。
(3)绩效工资制:本意是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唯一依据或主要依据是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其特点有:1、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2、关于个人绩效的大多数信息都是由主管人员搜集上来的;3、反馈的频率不是很高,而且反馈的方向大部分是单方向的,是从管理人员向下属员工反馈。它的不足有:1、绩效工资制的基础缺乏公平性;2、绩效工资过于强调个人的绩效;3、如果员工认为绩效评价的方法是不公平和不精确的,整个绩效工资制度就有崩溃的危险。主要形式有:1、计件工资制;2、佣金制(提成制)。
(4)特殊群体的工资:1、管理人员的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红利、福利和津贴;2、经营者年薪制:一般由固定工资与可变工资(浮动工资)构成。主要有两种组成形式:1、基本工资加风险收入;2、年薪加年终奖金。实施时应具备的条件:1、有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2、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3、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