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民间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民间文学

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其实就是这个民族的百科全书,加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增进民族团结。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可使我们具体地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社会、心理,学习他们勤快、勇敢、乐观、强悍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增进民族团结。一般来说,少数民族的互助精神和突出,一人有事,大家相帮,傣族、景颇族的盖房歌就反映了这种精神。少数民族同胞乐观、爽朗、幽默的性格,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机智人物故事早已为大家所熟悉,阿凡提、巴拉跟仓、阿古巴登、罗牧阿智等名字,已成为智慧、滑稽的代名词。威武强悍的藏族同胞的性格,在举世闻名的长诗《格萨尔王传》中得到充分的反映。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少数民族同胞崇高的品格、丰富的感情,发现了各民族是长处,他们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员。
(2)繁荣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是任何一个民族所不能替代的。丰富优美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热烈奔放的阿细跳月,古朴庄严的火把节传说,清丽洒脱的《玉龙山十二兄弟和金沙江姑娘》,广西壮族的歌圩,莲花山下的花儿会,在苍山洱海的三月街,三江侗族的风雨桥,粤北瑶族的耍歌堂,贵州苗族的芦笙会,天山脚下阿肯弹唱,等等,是那么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总体。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使之取长补短,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3)探究艺术起源。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文化开发较迟,至今仍保持着许多原因的信仰、习惯和歌舞,使我们更好地印证和加深理解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道理。僳僳族的猎人舞,黎族的打柴舞,瑶族的挖地舞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模仿或再现了劳动生产的动作,有些还直接为今天的劳动生产服务,如“挖地歌”,唱到高潮时,在场群众齐声应和:“二槌锣,二槌鼓,唱起山歌闹山坡,惊动土地公公土地婆。”以这种欢乐的歌声来鼓舞情绪,提高劳动效率。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保存得比汉族作品更完整、更齐全,因此也更便于我们了解它的本来面貌。
(4)研究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规律。马克思说:“关于艺术,大家都知道,它的一定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有可能的。”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保存得比汉族的要完整,要更丰富多彩,有些至今仍然活在人民的口头上。民间的歌会、街会、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也比经济繁荣的汉族地区热烈、昌盛。这说明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仅依附于物质生活和经济基础,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艺术本身发展的规律。所以,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找到许多例证。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