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工业工程科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工学)>工业工程科学

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如何改善?

正确答案: 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有以下四点
(1)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人在高温下,体内血液重新分配,引起消化道相对贫血,由于出汗排出大量氯化物以及大量饮水,致使胃液酸度下降,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的增大。
(2)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高温热环境下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减弱,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严重时,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疲劳乃至虚脱等症状。
(3)导致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在高温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平均每小时出汗量为0.75~2.0L,一个工作日可达5~10L。人体长时间持续受热,可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由于出汗,大量水分丢失,以至水盐代谢失衡,血容量减少,机体热负荷过大,加重了心血管负荷,引起心肌疲劳,数年后可出现高血压、心肌受损及其他方面的慢性疾患。
(4)高温及噪声联合作用损伤人的听力。有文献对此进行专门报导,高温对人体语言听阈和高频听阈没有影响,但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不仅能加重噪声对人耳高频听阈的损害,也能提高人耳语频听阈。因此,降低高温环境温度可减轻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危害。
改善方法: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应从生产工艺和技术、保健措施、生产组织措施等方面加以改善。
(一)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生产工艺过程。
(2)屏蔽热源。
(3)降低温度。
(4)增加气流速度。
(二)保健措施
(1)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2)合理使用劳保用品。高温作业的工作服,应具有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好的特点。
(3)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因为人的热适应能力有差别,有的人对高温条件反应敏感。因此,在就业前应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人,高血压,溃疡病,肺、肝、肾等病患的人都不适应于高温作业。
(三)生产组织措施
(1)减小作业速度或增加休息次数,以此来减少人体产热量。高温作业条件下,不应采取强制生产节拍,应适当减轻工人负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减少工人在高温条件下的体力消耗。
(2)合理安排休息场所。作业者在高温作业时身体积热,需要离开高温环境到休息室休息,恢复热平衡机能。温度在20~30℃之间最适用于高温作业环境下身体积热后的休息。
(3)职业适应。对于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较长时间又重新从事高温作业者,应给予更长的休息时间,使其逐步适应高温环境。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