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金匮要略方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医学)>金匮要略方论

何谓“五脏水”?试述其主要病机,症状以及与“水在五脏”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五脏水”是《金匮•水气病》篇的心、肝、脾、肺、肾水的总称,是指因本脏先病而后引起的水肿病。心水由心阳虚衰,水气凌心所致,以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阴肿为临床表现。肝水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见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肺水由肺失通调,水溢肌表,致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脾水因脾阳虚衰,脾失健运,出现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肾水则属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症状表现可归纳为:肝水、脾水、肾水均有腹大症候,一般病变在里在下;心水、肺水则有身重、身肿、烦躁不得卧等症,病变在上。
所谓“水在五脏”是《金匮•痰饮病》篇中水在心、肺、肝、脾、肾的总称。所谓“水在五脏”,均非五脏本身有水,而是因受水饮的影响,出现了与各脏有关的外候。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五脏水”与“水在五脏”主要区别还表现在:“五脏水”一般多有小便难,病情较重;“水在五脏”一般少有小便不利及水肿,病情也较轻。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