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是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力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卢梭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背景: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2)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法律保障人民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