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佛教文化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

各宗教道场众多,如何认识其性质?

正确答案: 佛教的各式道场:修行者的修道场统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伽蓝、兰若、丛林、讲堂、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现在一般均以<寺院庵堂>作为佛教的专用名称。
<寺>,古为男众修行者所居,原为我国古代接待贵宾的官署。西域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到中国时,朝廷使其暂住于寺,后建白马寺使二人安居于此译经,此后<寺>即为佛教建筑的专有名词,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
<院>,以学习为主,如佛学院。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回廊的建筑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太宗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供玄奘大师做为译经的场所,名为翻经院,自此成为佛教建筑物称为<院>的端绪,一般以侧重文教方面者,称为<院>。
<庵>,为女众修行者所住。是指出家人或隐遁者远离村落所居住的简陋草庵。后世特称比丘尼所住的地方为庵。然而庵寺昔日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并不限于比丘尼所住之寺。
<堂>,为在家学佛者共住的地方之通称。又指供奉佛像,或者作为讲经修行等用途的建筑物。中国道教尚有<道>、<宫>、<观>、<堂>等不同称呼;至于中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澎湖、香港等地,因居民生活环境与信仰的影响,许多神、道教的庙宇,更因行政管理结构有其地方性的因缘,也多称为<宫>。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