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

概述两汉经学的发展及意义。

正确答案: 汉高祖灭秦立汉,采行黄老治术,促使先秦诸子之学复兴。汉武帝废除郡国并行制,集权中央,并采纳董仲舒建议而独尊儒术,以经学治理天下,遂使儒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
汉代初期,虽有先秦子学的复兴,但因秦汉之际的两度焚书,导致汉代的伪书篡杂于经典之中,进而也促成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汉代的儒学以经学为本,前有董仲舒所倡导的今文经学,后有刘歆所倡导的古文经学。今文经学盛于西汉,重视经义的阐发与实践;古文经学盛于东汉,重视经文的考证与厘清。今文经学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本,逐渐发展出谶纬之学,而以东汉的《白虎通义》为代表。
盛行于西汉初期的黄老道家之学,在武帝独尊儒学之后,便降入民间而由经世之学转为养生之学。东汉时期,黄老道家之学一方面形成了与谶纬之学相对立的思想,而导致了如王充等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家兴起;另一方面又与神仙方术相结合,而导致了道教的形成。
随着西域通路的开辟,印度佛教也于东汉末年正式传入中国,并依附于道家而发展。
盛行于秦汉之际的阴阳五行思想,不仅深刻的影响了于汉代复兴的儒、道两家之学,同时也深刻的影响了汉代时人的思维模式,致使汉代的哲学、科学与宗教都是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基本结构,从而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与诠释系统。
汉代虽因儒学独尊而致时风极重视道德教化与道德气节,但是由于无法解消政治上的利害冲突,最后终于由曹魏所亡。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