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宏观经济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试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他以前的经济学有关理论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1)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主要是针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提出的,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政府应利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而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理论,都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总供给总是和总需求保持均衡的。
(2)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认为,储蓄和投资自然会有相等的趋势。他们的理由是:储蓄形成资本供给,投资形成资本的需求,当储蓄大于投资即当资本供给超过需求时,利率下降,从而抑制储蓄,刺激投资,使储蓄大于投资的局面得到改变;反之,当投资大于储蓄即资本供不应求时,利率会上升,从而刺激储蓄,抑制投资,使投资大于储蓄的局面得到改变。总之,利率会作为调节储蓄和投资的杠杆使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因此,控制储蓄的漏水孔和投资的进水口就能使国民收入的流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便是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即传统经济学,从萨伊到马歇尔一直抱住原始形式的萨伊定律不放,认为储蓄和投资总是连接在一起的,储蓄孔漏掉的水自然也就等于投资孔注入的水,投资恒等于储蓄,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流通过程中的国民收入永远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国家也就没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凯恩斯主义则宣称:投资孔和储蓄孔之间并无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经常等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经常等于总需求。关于这一点,凯恩斯用消费函数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来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越来越少,储蓄越来越多,造成总需求不足。因而管道中的国民收入会上下波动,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国家必须干预经济活动。
(4)传统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在理论显然是互相矛盾的。为消除这种矛盾,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声称:投资与储蓄的相等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情况,而两者的背离不过代表特殊事例。因此,凯恩斯主义是传统经济学说的一个特例,两者在理论上并无矛盾之处,因此,西方经济学界中的新剑桥学派指责新古典综合理论是改头换面地回到了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理论。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