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

如何评价朱熹的理气观?

正确答案: 朱熹(公元1130-1200),南宋人。他自称继承了由二程恢复的孔孟的“道统”,吸取“北宋五子”以及道、释各家的思想资料,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朱子语类》等。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包括:
(1)“理”是产生一切事物的根本,“气”是构成万物的具体材料
朱熹截然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断言具体的东西以抽象的东西为根据。理是第一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根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材料。即“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2)理在气先
从朱熹的哲学体系看,一方面他说“理”和“气”本无先后,另一方面又说“先有是理”。从根本上看,是“理”先于“气”的,即朱熹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即“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形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未有天地之先,必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有父子之理。”
(3)理与太极
朱熹虽然认为每一种事物都各自有各自的理,但他又认为这些万事万物的理,都有一个最根本的整体的理的内容。他称这个最根本的、整体的理叫做“太极”。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这个太极,朱熹认为又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即“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的道理。”朱熹认为太极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最初根源,即“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