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文化要略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中国文化要略

简述印度佛教的东传。 

正确答案: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内地。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白马驮经到达洛阳的史话,就是经由陆路而来的;稍后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也是通过这条陆路来到内地的。另一条是海路,大约到南北朝时才有著名的译经大师从海路来到中国传教,如禅宗祖师达摩就是经海路到达广州,然后才逐渐北上,进入少林寺修行。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很快的发展。到公元4世纪,正当朝鲜半岛出于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时代,前秦苻坚于建元八年(公元372年)派遣使者和僧人顺道送佛经、佛像至高丽,随后,又有僧人阿道至高丽。不久,高丽即建寺供顺道、阿道居住,这就是朝鲜半岛佛教的开始。到公元7世纪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交往甚密,来华留学的僧人很多,隋唐佛教宗派也陆续东传,特别是禅宗传入之后,在新罗时代发展成“禅门九山”,盛极一时。
公元6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传入日本。这时的日本正由分散的部族权力结构向统一的中央政府过渡,摄政的圣德太子决定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全体臣民信佛。随后,便有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僧人赴日传法,日本僧人也大批来华求法,其中,扬州大明寺僧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达到日本,并在日本弘扬律宗,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入华习法的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园仁等,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功臣。空海于唐代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来华,在长安青龙寺研习密宗与汉学,回国后在日本建立了“真言宗”,史称“东密”,其所著的《文秘镜府论》等,保留了中国文字学和音韵学的许多资料。最澄与空海同时来华,在浙江天台山研习天台宗,后又往越州(今浙江绍兴)学习密法,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园仁为最澄弟子,来华求法,以其实地见闻写成《入唐求法巡行礼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伟大著作之一。到奈良时代(公元708-781年),日本已形成不同的宗派。其中,在平安时代(公元781-1191年)传入的中国天台宗和真言宗(密宗),都以祈祷“镇护国家,积福灭灾”为神圣使命,深受皇族和贵族的尊崇,拥有众多的信徒,史称日本的“平安二宗”。之后,在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等极度兴盛,并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佛教思想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