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音乐(统考)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音乐(统考)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九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我的祖家是歌乡》要求:(1)设定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2)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环节。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高山族人民对歌舞的热爱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爱国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体验音乐,了解歌曲的情绪,用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字多音的演唱和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会初步判断民族调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情感地演唱歌曲。
【难点】演唱时,节奏和旋律的配合。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高山族歌舞《杵乐》视频。
老师设置问题:这是哪个民族的歌舞表演?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高山族的歌舞表演,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宝岛台湾,高山族是土著居民的一个统称,其实还分有阿美、排湾泰、雅赛夏等十三个支系,它们每一个族系之间的生活习惯、语言都很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喜欢唱歌,非常喜欢跳舞,唱歌和跳舞已经成为它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新课教学
1.节奏练习。
学生练习节奏,老师引导注意节奏要平稳。
老师引导学生休止符用跺脚来表示。
老师引导手和脚的配合,注意节奏要平稳。
2.初次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思想情感。
老师设置问题:歌曲的速度怎么样?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也是一首高山族民歌,歌曲非常欢快热烈,轻快的速度具有舞曲的风格,表现了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歌曲有多少个句子组成?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首歌曲是一首单乐段结构,有四个乐句组成。
4.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拍击节奏。
(2)学唱歌谱。
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唱乐谱,学生跟唱。
①学生跟着钢琴学唱乐谱。
老师设置问题:旋律中哪一句不太好唱?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二句和第三句相对难一些,并且气息要连贯,长音时值要唱足,声音用气息支撑。
②学生再次跟琴唱乐谱。
老师设置问题:在乐谱中一、二、三、四句中有相似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种乐句的写作手法叫作起承转合,这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写作方法,起句(第一句)是音乐的初步呈示,是全曲发展的基础;承句(第二句)是起句的重复或展开,加深、巩固呈示的乐思;转句(第三句)是全曲的发展,乐句中节奏变得宽松,把呈示和巩固的乐思加以发展,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合句(第四句)是乐段的结尾,有时也和起句、承句有再现的因素,或者在转的基础上一气呵成,对整个乐段加以概括。
③学生演唱音阶和乐谱。
老师设置问题:我们的五声民族调式中都有哪些音?乐谱最后一个音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我们的五声民族调式中有宫、商、角、徵、羽,而乐谱中最后一个音是羽音,所以这首歌是民族调式中五声羽调式。
(3)学唱歌词。
①欣赏歌曲,学生小声跟唱,感受歌词的意境。
老师设置问题:歌词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轻快的速度与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出祖辈们爱唱歌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表现了台湾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②学生跟钢琴学唱歌词。
老师做正确与错误的示范。
学生评价:歌曲中出现了一字多音的地方,演唱时注意气息要保持平衡,时值要唱足,声音保持竖立的状态圆润饱满的演唱;歌唱时声音稍微短促一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③学生再次有情感的完整地演唱。
(三)巩固提高
1.为歌曲配伴奏。
(1)学生练习乐谱中拍手的节奏。
(2)老师将学生分为演唱组与节奏组,学生表演。
老师评价:表演时大家要带有表情地演奏,旋律不要越唱越快,拍手时注意休止符的转变和时值的变化。
(3)学生再次表演。
(4)学生交换角色表演。
2.为歌曲创编舞蹈。
(1)老师示范高山族舞蹈的动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跳舞蹈动作。
老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变换队形,舞蹈的情绪很热情,注意动作要保持一致,双脚有节奏地、缓慢地向一旁移动,双手垂放在身体前方有节奏地轻轻摆动。
(3)学生很热情的表演。
(4)学生分组进行歌伴舞表演。
(四)课堂小节
这节课同学们深深感受到高山族人民对歌舞的挚爱,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高山族也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让我们在歌声中共同祝愿海峡两岸的同胞早日团聚。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