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文化要略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中国文化要略

简述酒文化。

正确答案: 中国的造酒历史十分悠久。从考古发掘知道,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酒,在河南甚至出土过一壶三千年以前的古酒。但由于中国的古文化常把某一项文明成就归功于个人,所以传说中造酒的始祖是仪狄和杜康。历史上人们把杜康酿的酒当作佳酿,杜康因此成为佳酿的代称。
酒的发展:
最早产生的酒应当是果酒,因为野果子一般含有糖分,其皮又附有天然酵母,可以自然发酵成酒。后来发展到用谷物酿酒。到先秦时代,已经发明了曲酒。汉代以后,酿酒技术不断进步,并注意到用甘美的泉水酿造好酒。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列举了九种造曲法,而此时山西汾酒的前身“汾清”已经是一种名酒。唐宋以后,不但酒的种类增多,而且在酒中加入各种药材,酒的效用进一步提高了。
酒的文化功能:
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饮酒为乐两项。两者的实质都是享乐,只不过祭祀用于神,饮酒用于人。 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酒已经是祭祀、会盟、庆祝胜利和接待来宾必不可少的用品,以共乐为目的联络感情。这一风尚延续数千年不衰。至于日常饮酒,早已成风。殷商时代可以说是一个饮酒的朝代,在出土的商代器物中就有各种各样的酒器。殷纣王酒池肉林,最终导致亡国,应了大禹“后世必有以此亡其国者”的话,因此后来的周成王和三国时的曹操都严令禁酒,告诫人们不要贪杯好饮。但是虽然遭禁,好酒之风却并未消亡,反而历代兴盛。到魏晋之际,饮酒成为社会政治风气的一种反映。由于当时天下动乱,凶杀不断,整个上层社会充满没落感,因此在哲学上产生了玄学和清谈,在生活上出现了腐化和放纵,狂饮大醉就是腐化和放纵的结合。还有一些人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以醉态来忘却世态,如阮籍和刘伶。刘伶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甚至作《酒德颂》,而阮籍则每每饮酒大醉,驱车而游,每至穷途则大哭。 
酒在中国文化中的最大特色,是它与文学结缘。酒既是文学描写的对象,又是文学创作的助力。古代文人诗必论酒,酒必赋诗,诗酒一家,诗酒不分,以此产生了无数的诗赋作品。这方面的代表一是陶渊明,一是李白。陶渊明字元亮,是中国酒文化特色的最突出代表之一,故有“陆羽茶经元亮酒”的说法。至于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是家喻户晓的事,很多酒店的门口都挂“太白遗风”的旗子,甚至很多酒馆都以“太白”命名。 
当然,古代饮酒,大都为薄酒,度数不高,烈性也不浓。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