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化学(统考)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化学(统考)

背景材料: 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老师: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你认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1:可能生成NaOH、O2。 学生2:若仅从组成上分析,还可能生成H2、Na2O、NaH。 学生3:我认为不可能生成Na2O、NaH,因为它们都能与水反应且都生成NaOH。 学生4:我认为还有可能生成H2O2。(这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 老师: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那么,哪些物质才真正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推断。 (学生已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经过讨论,很快有了结果)老师: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案做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下表即为某同学的实验报告: 老师: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 老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5:我发现试管是热的,说明反应放热。 学生6:我发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但振荡后很快又褪色了,为什么? 老师:不错!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众学生:是啊!为什么呢? 老师:是啊,怎么办呢? (征求学生意见后,老师此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方案) 老师组织后续的探究课题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是什么因素使变红了的溶液又褪色了?(以下讨论、探究等内容已省略) 问题: (1)针对该案例中某学生的实验报告,请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 (2)根据该老师的教学流程,说明其教学过程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5个方面,任选4个方面予以回答)。 (3)简述该教学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的?

正确答案: (1)评价:从该同学的实验报告,看出该同学的方案是直接针对产物设计的,主题性和目的性很强。在预习了Na2O2的性质和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可以得出Na2O2和H2O反应的产物,但是对于实验的趣味性、创新性和探究性欠缺,未探究出Na2O2和H2O反应的原理和其他现象,未体现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未体现出酚酞褪色涉及到反应原理的问题。
建议:可以设计滴水生火的这种趣味性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的探究性实验,结合H2O2的性质进行实验。
(2)在学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知识时,教师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物质的组成"出发,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生成的产物,让学生学会分析化学问题。然后,教师结合讨论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探究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疑问,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组织了后续的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了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问题。
(3)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会了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实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疑问,学会了科学的学习的方法。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