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戏剧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艺术学)>戏剧史

简述近代戏剧观演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台口处有一堵看不见的墙(第四堵墙),隔开了演员和观众。演员必须学会当众孤独,只管自己,不管群众的反应。观众要直到落幕再鼓掌叫好,不能中间鼓掌,影响演员的情绪。这种观演关系成为封闭/隔离型。在这种观演关系中,演员通过“化身”的方式创造角色。化身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侧重于外部表现,强调理性对情感和形体的控制,反对随意发挥;另一种重视内心体验,要求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跟着感觉走,允许即兴创作。前者成为表现派,后者是体验派。角色的创造通常分为准备(排练)和表演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两派的观点比较接近,都要求演员反复钻研剧本,把握人物性格,体验情感反应,并为之找到恰当的外部表现形式,在心中形成明晰、完整的艺术形象。也就是狄德罗称之为“理想范本”,斯坦尼斯洛夫斯基叫做“内心视象”,焦菊隐说是“心象”的东西。两派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表演阶段,核心是演出中的演员和角色,即“两个自我”的关系问题。
斯坦尼斯洛夫斯基体系综合了双方两派的长处,而又避免了两派的偏失。斯氏第一次使话剧表演艺术,从演员培养到舞台实践有了完成的科学体系,影响及于全世界,我国优秀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大多是在这个体系下培养的。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