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传媒导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新闻学与传播学)>传媒导论

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的改革之路? 

正确答案: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广播宣传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大致可以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这几年广播在“自己走路”的方针指导下,扩大记者队伍,增加自采报道,并按“新、快、短”的原则改进新闻报道;言论节目迅速崛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79年开始恢复评论节目;主持人崭露头角,19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徐曼主持的对台湾广播节目《空中之友》,广东台开办了李一萍主持的《大众信箱》;同时理论讲座开始兴旺。
第二阶段,从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至1986年底。这一阶段广播宣传在连续报道、口头报道和批评报道方面有重大突破和长足进步:中央台关于朱伯儒、雷雨顺等的连续报道和关于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洗衣机事件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上海台的口语报道走在前列;广东台首创的“板块节目”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
第三阶段,从1986年底至90年代初,广播改革从单项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1986年12月15日,广东创办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直接参与;1987年6月,上海台推出新体制,按新闻、文艺、教育、经济分类,率先实现系列台模式;此后,大板块、主持人直播、听众热线参与各种节目遍地开花,采编工作面目一新。
第四阶段,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广播新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的基础上,以全新面貌出现在新闻竞争中,开始了重新振兴和再创辉煌的新时期。这一轮改革的特点,一是再造新闻优势,创办名牌和精品节目,以优化和提高节目质量为主攻方向;二是多样性专业化特征日趋明显,专业台设置基本框架完成。同时,广播新闻事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和改革也同步推进,为广播新闻事业的更大发展积累后劲。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