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各类病案分析

睦霖题库>医药卫生考试>各类病案分析

患者男性,53岁,公务员。因劳累后心前区闷痛1周,持续性上腹疼痛伴呕吐6小时入院。 患者近一周来无明显诱因在劳累时出现心前区闷痛,每天发作1~3次,每次持续3~5分钟不等,休息后可缓解,未就医。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胸部紧束感,持续不缓解,且向背部放射,伴大汗、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正常”,尿淀粉酶“偏高”,按急性胰腺炎治疗无明显缓解而转入我院。 既往史:吸烟史20多年,每日20支。发现高血压两年,无规律治疗,血压波动很大,糖尿病史8年。 体格检查:T36.8oCP98次/分R22次/分Bp100/70mmHg体型肥胖,表情痛苦,神志清楚。皮肤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节律整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肝脾不大,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Hb130g/L,RBC4.2×1012/L,WBC9.6×109/L,N0.82,PLT230×109/L。尿常规:淡黄色、清亮,比重1.017,尿蛋白、尿糖、红细胞、白细胞均阴性。肾功能:BUN6.0mmol/L.Cr79umol/L,K4.9mmol/L,Na142mmol/L,Cl99mmol/L,Ga2.7mmol/L。血糖:15.1mmol/L。血淀粉酶:120U,尿淀粉酶:420U。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4mV,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连成单向曲线,V4~6导联T波低平。胸腹平片未见异常。 问题: 1.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 2.下一步还需做哪些检查?治疗原则是什么,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根据患者病史特点考虑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下壁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糖尿病。
诊断依据:
①53岁老年患者,有20年吸烟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肥胖等多种冠心病易患因素;
②1周来心前区疼痛病史,发生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和缓解因素均支持心绞痛;
③入院前6小时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剧烈疼痛,且伴有胸闷、心悸、大汗等表现。其疼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符合急性心肌梗塞,但疼痛部位不典型,在上腹部,且伴有呕吐,但无上腹部体征。
④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4mV,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连成单向曲线,V4~6导联T波低平。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
鉴别诊断:心绞痛、急腹症,包括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胆结石等;急性心包炎;肺梗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2.下一步的检查:动态观察血清心肌酶谱、EKG,并加作右胸前导联和后壁导联的心电图,以观察是否有合并右室梗塞。目前需卧床休息,不易搬动。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进一步检查,如心脏彩超、胸片、长程心电图等,对心脏情况进行评价。
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①卧床休息、吸氧、心电、血压和呼吸的监测,进食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
②尽快解除疼痛:度冷丁肌注或吗啡皮下注射;
③心肌再灌注治疗:在起病仅6小时,患者仍感胸痛,心电图还未见Q波形成,可采用尿激酶、rt-PA溶解血栓疗法或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植入术;
④抗凝治疗:无禁忌征时使用阿斯匹林,氯吡咯雷,肝素(除使用rt-PA需同时使用肝素外,尿激酶等宜在12小时后使用肝素)等;
⑤其他治疗: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⑥患者血压较基础水平偏低,应警惕休克。下壁的心肌梗死时易合并右室梗塞,应注意是否有右室梗塞的征象,如为右室梗塞应快速补充血容量;慎用硝酸酯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⑦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发生。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