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书法知识竞赛

睦霖题库>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书法知识竞赛

孙过庭《书谱序》的主要内容和在书法理论上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名著,影响广泛而深远。但是《书谱》在元初时已不见正文,只有一篇序文流传下来。有人以为这篇序文就是《书谱》原文,如此相延成习,凡曰《书谱》即指《书谱序》而言。此序立论精宏,颇多真知卓见,又行文清晰,拆理深透,是很有价值的一篇书法理论著作。再加上《书谱序》是由孙过庭以草书手写,笔法俊拔刚断,技巧精熟,是初唐草书杰作。所以历来认为《书谱序》文、书双绝,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孙过庭名虞礼,过庭是他的字,生卒年不详,由《书谱序》末署“垂拱三年写记”来看,他是活动在初唐的书家。史载孙过庭四十岁当过“率府录事参军”的小官,不久因遭谗议而丢官。政治上失意后他贫病家居,潜心钻研“性命之学”和书法艺术,以期自慰并有志启示后学。《书谱序》是他流传有绪的可靠作品。孙过庭在初唐以草书名世,他的草书继承二王传统,犹工于用笔,有“俊拔刚断”、“凌越险阻”的特征。米芾说他的《书谱》:“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道出了孙过庭草书笔法的个性特征。清代刘熙载说他“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因其草法精严,历来被视为后代习草字的范本。
《书谱序》在理论上文思慎密,述理通透,追溯书法源流,分辨各种书体的功用和特点;论述笔法,评说古代名家作品;阐述书法创作经验,揭示艺术规律;析论流派利蔽,告诫后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而深入,可以说《书谱序》是魏晋南北朝各种书体发展成熟以来,在理论上系统而全面的总结。文章开头从书法源流入手,讲述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成就,以及他们互相间的继承关系。有明显的抑献扬羲的意旨,这在思想上与唐初大力提倡王羲之书艺所形成的社会思潮是一致的。
孙过庭在谈到书法艺术特点时,强调点画形态与自然万物的联系,这与东汉蔡邕“夫书肇于自然”的思想一脉相通,但他又指出书法“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的妙趣,却是很深刻的。他看到了书法艺术形象创造与用笔技巧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搞书法艺术创作必须下功夫把握用笔的“挥运之理”和各种技巧。各种书体,特别是真行草书在唐代已发展到高峰,孙过庭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全面总结。他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对真、草书的不同特质论述颇为透彻。作为书法艺术的不同形式,真、草之间虽然回环交错有所不同,但却又彼此关联,要掌握这两种表现形式,不但要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且还要“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上下贯通,以求相辅相成。孙过庭还从钟繇、张芝的实例中分析了专精与兼通之间的辩证关系,很有说服力。阐明在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书法艺术规律的重要性。
关于各种书体的艺术表现特点,孙过庭认为:“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作为书家不但要把握这些表现上的特点,还要在创作时“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这样才能牢笼万象,笔锋下决出生活,混沌里放出光彩,“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论述言简意赅,堪称至理名言。孙过庭对于书法艺术创作时主、客观条件的论述颇精到,道前人所未道。他说:“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这些主、客观条件直接影响作品的优劣,即“乖合之际,优劣互差”。但这些条件并不是平列的关系,孙过庭认为:“得时不如得器(工具),得器不如得志”他把创作主体的主观情志放在首位,只有在“五合交臻”的特殊条件下才能真正使主、客观条件协调配合,达到“神融笔畅”的境界。在中国书史上,王羲之创作《兰亭序》时基本符合“五合交臻”的特殊条件。当时过境迁之际,就连王羲之那样的大书家,多次重写都没有达到第一次的水平。孙过庭对书法创作特殊条件的揭示和论述,对书法创作的发展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所以历来书家都很重视。
孙过庭很强调书家要掌握书法的基本法则和基本技巧,要求书家要有深厚的功力。他通过对王羲之几件作品的分析,指出用笔方法与表达思想感情的紧密关系,从而强调对基本法则和技巧的掌握要“心不厌精,手不忘熟”,精研苦练才能作到“运用尽于精熟,规矩暗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的心手双畅的境地。基于他的理论,孙过庭详尽地分析了书法用笔的执、使、转、用的基本法则,提出学习书法首先要“思通楷则”,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它。他认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即知平正,务追险绝;即能险绝,复归平正……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不但是学术的经验之谈,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不少大书家由初期到成熟期,大多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孙过庭非常强调书法实践上点画线条的曲直、燥润、淹留、劲疾、迅速、迟重、骨力、遒丽……等诸多对立因素的“违”与“合”,这些对立因素的变化和统一,正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规律,也是真正创造书法美的关键。孙过庭独具慧眼,在一千多年前能如此看待书法形式美诸因素的辩证关系,实为难能可贵。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