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人事选拔与测评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社会学)>人事选拔与测评

简述结构化面试的设计的原理和步骤。

正确答案:结构化面试的基本原理是:对同类应聘者,用同样的语气和措辞、按同样的顺序、问同样的问题、按同样的标准评分。问题的结构就是招聘岗位所需要的人员素质结构。
设计遵循一下几个步骤:
(一)分析应聘岗位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根据工作说明书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要求、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给予分析说明。一般要求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生理要求包括健康状况、力量和体力、运动的灵活性等。心理要求包括观察能力、集中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得能力、数学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性格、气质、态度等。经过分析可以衡定某些具体要求的重要性,并分配权重,运用于实际面试。
(二)确定录用标准,设计面试问题。在岗位要求与素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录用应聘者的基本标准。所谓基本标准也就是应聘者必须具备的、主要的素质要求。
(三)合理安排问题的顺序,确定由谁提问.。完成问题的设计之后,将对问题进行排列。原则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熟悉后生疏,先具体后抽象,从应聘者能够预料的问题出发,让其逐渐适应,展开思路,进入角色。此外把问题分配给特定的考官,由合适的人提出合适的问题,以免面试提问次序混乱。
(四)明确评分标准和评分人,设计规范的评分卷。规定了特定的提问考官,当然就得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在这个问题上,主考官就有绝对的决定权。首先,对于常识性的问题,安排一名非专业考官进行提问,各位考官的打分都有相同的权重。对于专业性的问题,则由该专业资深的考官提问,并赋予其较高的权重。当然也可以专业问题就直接由专业考官打分,结构化面试中并不需要每位考官都予打分。其次,如果有多名考官进行评分,评分就应当有一定的合理性。每位考官的最大权重最好保持在50%,当然这具体的权重由具体的面试要求所决定。再次,赋予每个问题的分值应当合理,可以以10分制,也可按五段分值1、3、5、7、9,这样有利于应聘者档次的拉开,便于最终录用的决策。 最后,在评分表的设计上要有规范的格式和明确的说明,让考官明确自己在某个阶段的具体行动和某个问题上的决策权重,并在规定的打分栏后留有空余,给予考官对应聘者回答得记录以及补充对某些问题的个人看法,便于面试的评估总结或再次面试。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