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试析安斯沃斯的依恋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安斯沃斯等人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安全性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母亲离开时,儿童的探索行为会受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这类儿童约占65~70﹪。
(2)回避性依恋这类儿童对母亲在身边或不在身边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紧张或忧虑不安;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类儿童约占20﹪。
(3)反抗性依恋这类儿童在母亲将要离开之前就显得警惕,如果母亲要离开他,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反抗,任何一次暂时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这类儿童约占10~15﹪。
安斯沃斯及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儿童之所以形成不同性质的依恋,主要在于教养者即母亲对儿童的态度、行为方式的不同。他们认为这些态度和行为包括
(1)母亲喜爱孩子的程度;
(2)母亲照料孩子的质量;
(3)母亲对于婴儿的信号和交往能够觉察、正确理解和反应的程度。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也是其依恋的因素。依恋的发展是双向过程,既有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也有母亲对婴儿的依恋,因而婴儿形成那种类型的依恋,不仅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态度行为有关,还可能与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